千千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而从核心统治人口的增长来看,南北刘姓封国,安南实则是一枝独秀,就得益于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汉化基础。

通过前前后后近七年的努力,安南太后刘娥逐步剪除了以赵氏为核心的“中央”反对派势力,基本取得对交趾朝廷的绝对控制后,她的下一步目标,则对准了文、万二州的两个封侯。

在交趾朝廷激烈斗争的几年中,刘继元、刘继初二兄弟,在各自封地可是大力发展,积蓄了不小的实力,几乎涵盖西南四州,对交趾朝廷的不满与威胁也越来越重。

当然了,比起朝廷内部的敌人,那俩血脉存疑的兄弟,其威胁并不是特别让刘娥所忌惮,比较麻烦的是,仅凭政治手段,怕是很难解决“二侯问题”,同时,还得考虑帝国中央的态度,毕竟,刘继元、刘继初两兄弟还是在帝国宗室族谱中的......

——————

进入建隆五年的大汉帝国,从各方面进行着更新换代,人事变革是最显着的特征,经过了平康—端拱时代的“贵族政治”之后,到建隆五年,以寇准、张知白、王钦若、丁谓、陈尧佐为代表的庶族官僚,再度掌握朝廷大权。

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也与一大批强悍老贵退出历史舞台有关,事实上,勋贵集团与帝国体制的结合是根深蒂固的,对帝国军政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在全国范围内,依旧有一大批的要害职位由功臣勋贵后裔占据,以及更多的官僚以勋贵“门徒”的身份充任要职。

只不过,在帝国中枢层面,贵退庶进,是一种趋势,至少仅靠杨延朗、韩承均、曹玮三人代言发声的情况,半个多世纪以来还是头次。因此,在又一批俊才崛起并掌权之前,有些蛰伏也是很正常的。

而在这段时期,皇帝有一项举措,就引起了广大勋贵群体的不满。表面上看来,只是一项任命,关于郭仪之后兵部尚书的任命,在这个人选上,刘文济没有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从勋贵大臣中选择,而是提拔了另外一名庶族官僚,山阳布政使张俭。

张俭,字仲宝,幽州宛平人,雍熙四年状元,历任侍御史、永昌令、青州知府、洛阳府判官、河北转运使等职,在雍熙诸多名臣中都是顶尖人物。

履历丰富,才识超群,根本无需担心张俭的才干是否足以担当兵部尚书之任,他可不是完全不通兵事的文臣,还曾担任过西北巡检使,主持过对青海地区贼乱的平定。

然而,兵部尚书之任,并不只是军政才干的问题,自世祖时期起形成的规矩,必须得考虑其身份,具体地讲必须是行伍出身,后面又发展成必须是军功贵族出身。

虽然只是长期以来朝廷上层权贵中之间形成的一种潜规则,并未清晰地总结成条例写在《汉制》、《会典》中,但这种由上下达成共识的东西,很多时候反而比那些写成条文的制度更具约束性。

而一直以来,不管朝廷上层政治斗争如何激烈,范围如何广泛,但枢密使与兵部尚书二职,始终都由军旅以及勋贵出身的大臣担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

可以说,枢密院与兵部尚书就是大汉帝国军功贵族阶层的自留地,是他们在朝中话语权的保障,他们内部或许会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整体的利益也绝不容许被侵犯。并且,这样的模式,也在特殊时期对帝国的稳定治安起到重要作用。

而刘文济启用张俭的行为,显然是一种破坏潜规则的行为,必然会得罪勋贵阶层,尤其引发那些仍旧在帝国军队中掌握着话语权的军功贵族的不满,也必将引起反弹。

刘文济这个人,行事素来谨慎,也一向谋定而后动,他当然清楚所谓的潜规则,也明白任命张俭会引起的反响乃至反抗,但他依旧做了,做得异常坚决。

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了,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控制权与影响力是一方面,主管全国军队后勤调度事宜的兵部,就是这样一个在作用上不那么显着,但极其要害的位置,对刘文济来说也是一个不错切入点。

当然,如果仅仅因为要掌握军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刘文济也实无必要把张俭抬出来。毕竟,通过对一些勋贵子弟的任用,以及他一直在默默有序提拔的庶族将领,同样能做到。

根本原因在于,刘文济对自世祖时代奠定的“文武相制”的格局,不满意了。打破潜规则,对破坏者来说,旧有的规则有其不足之处、有其必破之处。

所谓文武相制,要的是一个平衡,文与武、贵族与庶族之间的平衡,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这个所谓的平衡,早就已经失衡了。

权与贵之间,从来没有标准明确的界线,即便是世祖皇帝,一边打造培养帝国柱石的军功勋贵集团,另一方面又大力提拔庶族官僚以作制衡,然而,最终实现的平衡,还是靠着皇帝本身的权威与手段。

另一方面,帝国勋贵,在常年保持着对军队强大影响力的同时,其触角早已触及到帝国事务的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世祖、太宗能够压制住,康宗是不在意,等到刘文济,在帝位日益巩固,羽翼已然丰满的情况下,他决定动手做些改变。

张俭这个文人夏官的任命,就可以看作一种试探,而这份试探,在任命前后,都引起了堪称激烈的反弹。刘文济对杨氏的格外恩宠,也未尝不是这种反弹带来的压力,他也需要笼络一部分军事权贵家族,以安抚勋贵内部的不满情绪......

如果说太宗皇帝在治政改革过程中的顾虑,多来自于他的谨慎与包容,那么刘文济的诸多顾虑与忌惮,那就是他实在没办法,现实条件就是如此。

就在建隆五年秋,刘文济下诏,立枢密使杨延朗孙女杨偲为皇后(刘文济的原配李皇后于建隆四年冬病逝),于是,杨家出了两个皇后(康宗的皇后乃杨延昭之女),杨氏家族之显赫,当世无匹。

喜欢汉世祖请大家收藏:(www.qianqianwx.com)汉世祖千千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千千文学推荐阅读: 大唐农王抢救大明朝大唐:我被长乐公主曝光了三国之锻造天下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大唐之驸马万岁开挂在大汉耕耘贞观隋末之大夏龙雀水浒之柴进为王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唐初大才子我到大唐做能婿我要做太孙这个吕布实在太厉害了汉末独行极品帝王三国最强霸主明朝败家子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奋斗在贞观调教大宋从潜伏开始极品佞臣荆轲让我刺秦王书生有种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大秦:开局抓了嬴政和赵云明王天下逍遥小闲人大明开局就登基衣锦大明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穿越三国之董卓传大汉第一太子最强兵王大夏植树人唐月满前川大唐第一世家大明最强败家子至尊妖孽兵王独断大明史上最强军师无敌妖孽兵王抗战之烽火军医无双庶子抗日小山传奇亮剑:开局助李云龙获意大利炮回到三国做刘禅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千千文学搜藏榜: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唐砖天唐锦绣东国岛津的野望带着商城混大唐抢救大明朝南宋锦衣卫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三国之公孙大帝圣心双雄大晋敲钟人南海风云录大宋海贼大唐:无双皇子镇长城十年千夫斩重生之极品小王爷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水浒逍遥传淸和月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大唐绿帽王大唐从救下李二开始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我到大唐做能婿独战三国三国召唤猛将之白马公孙大明墨客阙秦抗日之我为战神开局成了二世祖猎杀鬼子兵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李自成的明末游戏长安末前方之路不迷茫大明从慎重开始蛮兽骑兵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王牌兵王穿越之富甲天下穿入抗战影视界我要做太孙当县令的那些年异世崛起传奇大周掘墓人大周昏君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大唐:从手刃李建成开始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顽石结之这波穿越差评
千千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开国功贼奉天承运大周权相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极品皇帝超级大独裁者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抗日之横扫天下猎日神刀血帅吕氏皇朝大宋极品国师远征军之溃兵兄弟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边戎杀手特种兵抗日之兵王纵横宋起波斯湾大唐全才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盗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特种兵王霸王新传1558年的天变闯王李自成新传抗战之杀手传奇汉骑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逐鹿大唐第一驸马横行带着警花闯三国明帝1627穿越之纵横大唐三国之帝国崛起农夫三国回到古代当将军